走/進/都/江/堰/研/學/強/素/質
走進都江堰 研學強素質
——中學部初二年級研學實踐活動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提升孩子綜合素質,成都美視學校初二年級組織學生開展研學實踐活動。
我們從不頭腦空空地研學。臨出發(fā)的前一天,初二年級的同學在研學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一堂精彩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研學前置課程,同學們感受到了都江堰作為天府之源的的文化魅力和千年水利常青樹的科技擔當,并做好了第二天研學的安全知識準備。
一堂精彩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研學前置課程


一座古堰,靠著什么屹立了千年?一段故事,講述著都江堰怎樣的前世今生?一位功臣,是怎樣的治水方針讓滾滾岷江水澤天府?初二年級的全體同學帶著這些問題,與研學導師一起走進三遺都江堰,開啟水利工程研學之旅。



9月28日上午,大家有序進入都江堰景區(qū),同學們穿過南橋,走進離堆公園,在“臥鐵”前近距離觀察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幾大“治水法寶”。緊接著第一個研學任務就是“探秘堰功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與維護也是眾多仁人志士共同心血的結晶。同學們步入堰功道,小組合作探究十二位功臣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貢獻,了解這一位位功在千秋的偉人,同時也鍛煉了團隊協(xié)作能力。


接著,同學們跟隨著都江堰渠首工程的路線,溯源而上。登上伏龍觀,聽李冰父子為民降服惡龍的故事;俯瞰寶瓶口,了解其八年開鑿歷史,領會物理學熱脹冷縮知識的奇妙運用;走近飛沙堰,探究其“二八分沙”的巧妙原理;到達魚嘴,了解彎道動力學的基本原理,領悟李冰“逢正抽心”的治水智慧,凹凸不平的內外兩江河床,暗藏著李冰四六分水的巧妙智慧。




午后,同學們分別完成了“法寶退激流”和“都江堰知識挑戰(zhàn)賽”兩個活動。大家制作治水法寶“榪槎”,勇退洶涌岷江水;用游戲的方式挑戰(zhàn)都江堰知識,回顧上午所學,既提高動手能力,又加深了對李冰治水智慧的理解和認識。


大家在午休、活動后等實踐,還認真完成了研學手冊,將所學所感記錄下來,學習效果翻倍!

“深淘灘,低作堰”不僅僅體現(xiàn)著李冰治水的智慧,更暗藏著因地制宜的教育哲學。我們的教育不是一味去堵住洪流,而是要循循善誘,不斷疏通,不斷引導,讓每個孩子都能潤澤一方天地!成都美視學校中學部初二年級同學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研學之旅已經(jīng)告一段落,但新的知識、新的方法正在慢慢浸潤著我們的同學們不斷成長,不斷成為更優(yōu)秀的自己。
